角色扮演游戏简史、第一部分:古早时期 ─ 1976之前(下)

角色扮演游戏简史、第一部分:古早时期 ─ 1976之前(下)

“龙与地下城”(Dungeons & Dragons)?那是啥?

就这样,TSR在1973年末发行了“龙与地下城”。最早的游戏包装是五乘九英呎大小的木纹硬纸盒,配上白色封皮。纸盒裡有三本小册子:卷一、人与魔法;卷二、怪物与宝藏;卷三、地底与野外冒险。之后的版本增加了一些参考图表,硬纸盒也涂成全白。初版印量不多。刚开始的销售并不理想,但随即快速攀升,大出TSR的意料之外。

各地同好组织的玩家开始发现一件怪事:当他们来到聚会场所,准备继续原本的模型游戏战役时,却看到一堆人抱著三本小册子、一些图表、与奇形怪状的骰子苦思。无论如何,他们很快便加入这群人的行列。由于印量不足,买不到游戏,后来加入的玩家只能求助影印机。

在约翰福特(John M. Ford)的回忆中,1974年的夏季,对他认识的所有印第安那玩家而言,是“爱的夏天”。游戏发展迅速,佔据了许多人的生活。李冓德(Lee Gold)则发觉主持人会视情况更动规则。他说:“汉尼芬的朋友来洛杉矶时,我邀请他们加入游戏…但也事先告知对方,我自行更动了一些规则。”

由于规则不完备、加上玩家的创意,许多与亚耐森、贾杰斯原始构想大异其趣的设定纷纷产生。某些玩家,像史提夫马许(Steve Marsh),与贾杰斯、TSR的员工联络上,致力釐清规则。同时,亚耐森和贾杰斯也在能力范围内尽量提供意见。无论如何,游戏与设定的发展终究随著玩者不同而走向分歧。在解决这项问题的座谈会上讨论激烈,但情况已失去控制。若当时的TSR拥有像英国战争游戏研究团体(Wargames Research Group)相同的份量,或许有机会公告明确规则。但事与愿违。从那个年代的一些文件可以知道,贾杰斯为此非常苦恼。几年后,贾杰斯将著手发展“专家级龙与地下城”(Advanced Dungeons & Dragons, AD&D),尝试提供答案。

1974年底,“龙与地下城”已经风行美国。波士顿、纽约、旧金山、洛杉矶的活动蓬勃,中西部与德州也有不少游戏族群。许多后来进入游戏设计行列的玩家也在此时开始接触“龙与地下城”,其中包括:葛雷格寇斯提康(Greg Costikyan)、艾德辛巴利(Ed Simbalist)、马克米勒(Marc Miller)、约翰福特、史提夫培林(Steve Perrin)等。有些还是因为没人愿意弄懂规则,被迫当起游戏主持人。

很明显地,日内瓦湖畔的TSR做出了畅销产品。“龙与地下城”一版再版,销售节节上升。公司趁势推出其他游戏。“火星战士”(Warriors of Mars)是其中之一,科幻色彩浓厚,故事设定在行星巴森(Barsoom)和星站上。另外也有历史背景的模型游戏,如“三色旗”(Tricolor)、“骑士党与议会派”(Cavaliers and Roundheads)。儘管某些游戏的评价不恶,但没有一个比“龙与地下城”更吸引玩者注目。

伴随著新系统开发,TSR开始出版简讯“战略评论”(The Strategic Review),为玩者报导新游戏与开发进度。第一期“战略评论”在1975年春天印行,内容包含“龙与地下城”的新怪物夺心魔(Mind Flayer)、二战模型游戏“战略”(Tactics)的规则修订、与适合单人冒险的随机地下城。简讯从一季出一次、第五期二个月出一次、到最后演变为杂志。第二期“战略评论”登载了唐纳凯(Donald Kaye)于车祸中丧生的消息,这让贾杰斯成了TSR的唯一创办者,公司也在此时飞跃成长。该期同时发表了新游戏“巫师战争”(War of Wizards)。“巫师战争”是马贝克教授(Prof. MAR Barker)的作品,背景设定于特库梅(Tekumel),内容为五帝国(Five Empires)西里拉克(Hirilakte)竞技场内的魔法决斗。表面看起来像纸上游戏,但实际却是角色扮演游戏“莲座帝国”(Empire of the Petal Throne)的先声。

接著几期的“战略评论”对“龙与地下城”规则进行了增修与解释。同时,某些令人忧虑的笔战也接连发生。TSR与其他游戏公司的争执浮上檯面,先是“龙与地下城”评论的公正性,后则是GenCon和Origins的代表性之争。双方论点都有些许道理。艾福隆丘(Avalon Hill)、模拟发行公司(Simulation Publications, Inc or SPI, Inc)的确有自我中心的倾向,然而贾杰斯的回应也过于激动,坚信自己的游戏与大会是完美的。

除了“战略评论”,TSR也积极筹划二本“龙与地下城”的延伸设定集,试图为玩者和主持人釐清规则。一本是贾杰斯自己的战役设定“灰鹰”(Greyhawk),实地测试了许多规则增修。当中最著名的是盗贼与圣武士二个新职业、以及怪物和魔法物品的大幅增加。然而,“灰鹰”的世界背景部分少得可怜,无法帮助不熟练的玩者顺利设计自己的战役设定。另一本则是亚耐森主导的“黑沼”(Blackmoor)。“黑沼”引入更多新职业,其世界背景的章节虽然份量不多,却成为之后战役设定写作的原型。“灰鹰”出版于1975年春,“黑沼”则是1975年秋。

TSR在1975年中以前出版了好几套游戏,“龙与地下城”是其中的佼佼者。其他还有“靴丘”(Boot Hill),西部的模型角色扮演游戏、科幻游戏“阿尔法变形”(Metamorphosis Alpha),背景是一艘于通过密集辐射区受损的次光速太空船。“阿尔法变形”是詹姆斯华德(James Ward)的作品,史上第一部科幻角色扮演游戏。在TSR赞助下,GenCon的规模快速成长。到1975年第八届时,日内瓦湖畔的园艺厅吸引了1500人,和同年巴尔的摩第一届Origins不相上下。那麽,其他地方还发生了什麽事呢?

“龙道”(Dragon Pass)、特库梅、和其他地方的传言

在伊利诺州,一群参与伊利诺大学SIMRAD计画的学生与教职员成立了游戏设计者工场(Game Designers’ Workshop)。这些人当中有法兰克查维(Frank Chadwick)、达瑞哈尼(Darryl Hany)、约翰哈许曼(John Harshman)、罗伦维斯曼(Loren Wiseman)、与随后加入的马克米勒。游戏设计者工场的第一个目标是“大公”(En Garde!),那是本角色扮演游戏的小册子,标榜“一名绅士冒险者和同伴的传奇时代”。“大公”背景设定于十七世纪的某国(很可能是法国)。从规则中可发觉设计者对历史纸上游戏、策略游戏(包含“东进”(Drang Nach Osten)、“三行星间”(Triplanetary))的熟稔与喜好。

明里波里则有截然不同的发展。明尼苏达大学的马贝克教授构思了特库梅世界,之后更扩大成角色扮演游戏“莲座帝国”。马贝克教授是南亚与东南亚研究室的成员,对语言和人类学极感兴趣,于国外求学时期皈依了伊斯兰教,并在克拉玛斯语、乌都语、俾路支语等的学术研究上声誉卓著。也因此,马贝克教授的创作中随处可见古埃及、马雅、中美洲文明、印度、与阿拉伯世界的影响。特库梅是他小时候产生的念头,一直发展到学生时代。大学时,他加入西雅图的科幻同好会“无名者”(Nameless Ones),在同好志上发表了一些文章。然而兴趣引导他进入另一个领域。就某方面来说,马贝克和托尔金的作品(JRR Tolkien)非常相似。二者都热中语言,喜欢安静地独自建构世界,极少和他人提及自己的作品。

最初,特库梅比较接近模型游戏。然而在接触“龙与地下城”后,马贝克教授加入了角色扮演游戏的元素。他发觉“龙与地下城”的背景设定过于模糊而矛盾,因此激发出结合自有世界的想法。之后其成品的规则部分受到“龙与地下城”显著影响,但调整得非常适合特库梅的人物。无论如何,特库梅世界的确令人叹为观止!在人类与其他种族定居开发后,特库梅世界缩小并历经数万年的退化。游戏一开始,玩者发觉自己身处于供奉二十位神祇的世界。海狗皇帝 :P(Seal Emperor)透过强大的军队、牢固的官僚体制、以及传统社会结构掌握绝对权力。设定不只涵盖地理与历史,更包括语言,如五帝国中奏亚努(Tsolyanu)的语言。特库梅背景的惊人丰富度经常让玩者和主持人难以应付,但仍无损其价值。

在加州,包涵史提夫培林、史提夫韩德森、葛雷史塔佛(Greg Stafford)的团体正研究著“龙与地下城”的变体,著手发展自己的原创游戏。“白熊红月”(White Bear and Red Moon)是这群人参考伊里亚德、奥狄赛奇幻元素设计出来的策略游戏。而“龙道”,即将在七零年代中期演变成“符石之秘”,成为“龙与地下城”的强劲对手。

次年

1976年,市场上已经出现好几套角色扮演游戏,还有更多处于开发阶段。相关杂志亦随之萌芽成长。很明显地,这个游戏类型不会仅是昙花一现。TSR与艾福隆丘、模拟发行公司对游戏大会的争论依旧,这和第八、九届GenCon举办“龙与地下城”游戏竞赛不无关係。最初的竞赛强调个人角色扮演,但之后逐渐演变为多人角色扮演。无论如何,重点在于角色扮演游戏开启了一片广大而未开发的领域。之前的模型游戏与策略游戏只能间接点出角色扮演的方法。但现在,玩者、主持人、和游戏设计者可以一起决定怎麽做比较好。

1976年,TSR发行全新的杂志,“龙”(The Dragon)。“战略评论”内容从六页的简讯越变越厚,但编排组织却没有跟上。TSR认为急速成长的奇幻角色扮演游戏需要新的发声管道,“龙”于焉诞生。杂志第一期有三十页,封面全彩,内容包含奇幻模型游戏的新规则、新怪物、与佛里兹雷柏(Fritz Leiber)的短文。佛里兹雷柏后来还成为第九届GenCon的特别来宾。

“龙”的发刊宣告了奇幻角色扮演游戏脱离模型游戏市场,自成一格。毫无疑问,这个游戏类型将持续成长,牵动游戏工业的势力与版图变化。这些相关议题将于“第二部份:系统衝击 ─ 1976到1983的角色扮演”中讨论。

内容转载自:奇幻修士会
原文地址:https://tdsgame.org/TRPG/history2.htm

角色扮演游戏简史、第一部分:古早时期 ─ 1976之前(下)

https://campfire.org.cn/article/b310454bf2fa.html

作者

🔥营火小队

发布于

2024-12-15

更新于

2024-12-16

许可协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