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盒子系列谈起(下)

从金盒子系列谈起(下)

在上一篇的文章中,有关菲兰城(Phlan)以及《光芒之池》(Pool of Radiance)的游戏介绍,相信提供了没有玩过该游戏的年轻读者们,一个可以进一步瞭解“被遗忘的国度”(Forgotten Realms)世界设定的机会。不管是80年代后期SSI公司所推出“金盒子系列”中的游戏,或是近年来发售后引起众多RPG玩家兴趣的Black Isle产品,这些推出时间相差了将近十年光阴的RPG中,都沿用了同一个世界设定。就RPG游戏的发展史而言,不同公司名义下所发售的游戏软体,能够沿用同一个世界设定的状况,几乎是绝无仅有。不管是“巫术”(Wizardry)系列、“创世纪”(Ultima)系列、或是“魔法门”(Might and Magic)系列等,这些RPG名作中所运用的世界设定,很少可以被广泛地运用在其他公司的商品上。
在《光芒之池》成功地获得许多玩家(尤其是那些‘死硬派’桌上角色扮演游戏玩家)好评之后,SSI公司相继推出了数款沿用了“龙与地下城”(D&D)核心规则的RPG电脑游戏。在这个“金盒子系列”的游戏中,有相当多的作品,都是将“被遗忘的国度”的“战役设定”(Campaign Setting)作为该游戏的世界背景。“被遗忘的国度”这个设定在玩家之间受欢迎的程度,可想而知:举例来说,“金盒子系列”的前面四部作品中 ,就有三个作品是有关费伦大陆(Faerun)上英雄们的冒险事蹟。

阅读更多
从金盒子系列谈起(上)

从金盒子系列谈起(上)

从“龙与地下城”开始

“角色扮演游戏”(RPG)这个名词,对于电玩游戏的玩家而言,绝对不是陌生的词彙。所有电脑RPG的根源,不管是巫术系列、创世纪系列或魔法门系列,若于西方游戏史中加以追溯,都可说起源自“龙与地下城”(D&D)这套游戏。“龙与地下城”一开始并非出现在萤幕上,而是以纸笔进行游戏,这种游戏方式目前统称为“纸上角色扮演游戏”或“桌上角色扮演游戏”(Table-top Role Playing Games,可简称为TRPG)。虽然“龙与地下城”并未採用电子介面,但很少人能否定它启发了许多电脑或游乐器RPG的经典作品(事实上,这些经典RPG的制作者,大都有玩过TRPG的经验)。

阅读更多
角色扮演游戏简史、第一部分:古早时期 ─ 1976之前(下)

角色扮演游戏简史、第一部分:古早时期 ─ 1976之前(下)

“龙与地下城”(Dungeons & Dragons)?那是啥?

就这样,TSR在1973年末发行了“龙与地下城”。最早的游戏包装是五乘九英呎大小的木纹硬纸盒,配上白色封皮。纸盒裡有三本小册子:卷一、人与魔法;卷二、怪物与宝藏;卷三、地底与野外冒险。之后的版本增加了一些参考图表,硬纸盒也涂成全白。初版印量不多。刚开始的销售并不理想,但随即快速攀升,大出TSR的意料之外。

阅读更多
角色扮演游戏简史、第一部分:古早时期 ─ 1976之前(上)

角色扮演游戏简史、第一部分:古早时期 ─ 1976之前(上)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把幻想角色扮演游戏的历史分成四个时期,分别叙述各个时期中重大的事件和这类游戏的发展过程。过份广泛的描述会花去太多篇幅,因此我们将把焦点放在幻想角色扮演之上,至于和角色扮演有关的其他类游戏和次文化,在文章中也将提及。我撰写本文的目的有二:一方面希望藉由叙述游戏的走向和影响让玩者对这个游戏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另外也想让刚接触这个世界的玩者瞭解游戏发展的过程。现在,我们来看看幻想角色扮演游戏的前身吧。

阅读更多
【DnD跑团喜剧】《1 For All》第一季